本文轉載自肖輝輝 檢驗醫(yī)學網
作者:肖輝輝
單位:天津市靜海區(qū)醫(yī)院檢驗科
檢驗科在日常工作中,拒收標本率最高的因素就屬標本溶血了。標本溶血后可使紅細胞成分釋放,一些檢測項目在細胞內外分布不同,溶血后就會導致檢測結果產生偏差;還有一些檢測項目溶血后會使細胞液稀釋血清,進而也會導致檢測結果的不準確。那么哪些項目受標本溶血的影響較大,必須重新采集血標本呢?許多物質在細胞內外的含量是差異很大的,例如細胞內AST、ALT、ALP、LDH的濃度是細胞外液的22-160倍。如果標本溶血,細胞內的這些物質就會釋放到細胞外,使血清中的含量顯著增高,進而使這些生化檢測指標的結果升高。溶血可使其增高,原因可能是:① 人紅細胞中AST活性約為血清中的40倍,溶血后AST由紅細胞內釋放到血清中,血清里的AST活性明顯增高;② 血清顏色加深,Hb可使反應的吸光度增加,測試濃度偏高。

紅細胞中ALT活性約是血清中7-15倍。嚴重溶血(Hb約6.5g/L)時,可使血清ALT增加約27%。因此溶血后ALT含量測定的升高主要來自紅細胞內ALT的大量釋放。與AST的比值可以看出ALT受影響輕一些。乳酸脫氫酶是反應溶血最直接的指標,乳酸脫氫酶跟血液里面一氧化氮的消耗、血管內溶血所引發(fā)的一系列的體內癥狀復合情況有關聯(lián)。有報道表明當Hb<1.12g/L時,溶血對尿酸沒有影響,嚴重溶血時可能會有影響。另外WBC內含有嘌呤物質,可分解代謝產生尿酸。白細胞在體外可以存活3天,所以全血保存不易做尿酸測定。輕度溶血(+)即可顯著升高。紅細胞中含有腺苷酸激酶(AK)釋放入血清,AK是使ADP與ATP之間相互轉化的酶,測定CK時,磷酸肌酸與ADP在CK作用下轉化為肌酸與ATP,AK致使ATP濃度升高的速率更快,使CK假性升高。

細胞液分為細胞內液和細胞外液,當標本溶血時,紅細胞破裂,細胞內液釋放入血清,紅細胞本身不含葡萄糖,但血清被稀釋后,也可造成葡萄糖檢測結果降低。

凝血四項包括血漿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凝血酶時間(TT)、纖維蛋白原(FIB)。凝血四項檢測易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如標本放置時間,離心的轉速、時間,標本溶血等。溶血標本的凝血四項與未溶血標本比較,PT、FIB明顯降低,APTT、TT顯著降低。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是一種能攻擊人體免疫系統(tǒng)中最重要的T4淋巴細胞的病毒。人感染HIV后無論有無癥狀出現(xiàn),血液里均含有HIV抗體。在使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ELISA檢測HIV抗體時,溶血對檢測結果的影響較大。溶血標本存在游離血紅蛋白,非特異性吸附至反應孔中。標本血紅蛋白、過氧化物酶中包含的亞鐵血紅素、反應體系、作用效果與辣根過氧化物酶HRP存在一定差異,將化學發(fā)光底物液置入,發(fā)生顯色反應,結果表現(xiàn)為假陽性。

電阻抗法血細胞分析技術檢測紅細胞,是根據血細胞具有相對非導電性質,以檢測電解質溶液中的懸浮顆粒即紅細胞通過計數小孔時引起的電阻變化為基礎,對血細胞進行計數和體積測定的。標本溶血后,紅細胞破裂,紅細胞計數較未溶血標本明顯降低,進而造成結果不準確。紅細胞和血小板采用共同的分析系統(tǒng),由于紅細胞和血小板體積差異明顯,儀器設定了特定的閾值,將高于閾值的定位為紅細胞,反之為血小板。溶血標本中紅細胞破碎后的碎片便低于這個閾值而被系統(tǒng)錯認為血小板,進而使血小板的計數偏高,造成結果的不準確。

肌鈣蛋白cTn、肌紅蛋白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電化學發(fā)光雙抗體夾心法測定中,溶血后cTn、Mb、CKMB均較溶血前有明顯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在電化學發(fā)光雙抗體夾心法測定中,標本溶血可影響光的穩(wěn)定性,溶血后大量的蛋白質和顆粒形物質及脂血的脂肪顆粒均會對測定結果造成干擾。C反應蛋白是人體急性期蛋白,是血液中以低水平存在的正常組分。當人體有細菌感染活動性病變、組織大面積損傷時很快升高 ,康復后可恢復日常水平。在干式免疫熒光法檢測CRP時,中、重度溶血標本會對結果有顯著影響,使檢驗結果偏低。在檢測中,溶血標本會稀釋和干擾被檢物質,無論是全血還是血漿或血清檢測CRP時,均應避開標本溶血。中、重度溶血的標本必須重新采集血液標本再進行檢測,以確保檢測結果的準確性。日常檢測中最常見的不良因素便是標本溶血了,在患者取血的過程中及標本轉運的過程中都會有很多因素造成標本溶血,這時就需要我們來判斷哪些檢驗項目受溶血的影響較小,而哪些檢驗項目受溶血的影響較大,較大的項目必須通知臨床重新采血以保證檢驗質量,真實反應患者的病情,協(xié)助臨床做出正確的判斷![1].周梅芳.溶血標本對肝功能檢測準確性的影響[J].白求恩軍醫(yī)學院學報,2011,9(2):108-109.
[2].陳國,梁榮偉.對比試驗分析凝血四項檢測的影響因素.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2,10(33):2369-2370.
[3].彭潛,探討溶血標本在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法檢測HIV抗體檢驗結果的影響.Healthmust-Readmagazine,2021,5:241.
[4].李旭.臨床血常規(guī)檢測結果的影響因素及預防分析.醫(yī)學檢驗與臨床,2019,30(1):34-36.
[5].張立彬.溶血標本對心肌損傷標志物檢驗結果影響的探討.內蒙古醫(yī)學雜志,2011,43(9):1111-1112.
[6].李進、祁從輝、郭美玲.標本溶血對干式免疫熒光法檢測CRP的影響.當代臨床醫(yī)刊,2021,6(34):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