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梗新指標——心型脂肪酸結合蛋白 1 H-FABP是什么? 心型脂肪酸結合蛋白(heat-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H-FABP),在1988年首次被發(fā)現(xiàn)可作為心肌梗死標志物。是一種新型小胞質蛋白(15KD),主要在心臟組織表達,大部分經(jīng)腎臟清除;钴S于氧化過程,在線粒體中產(chǎn)生能量。 2 H-FABP的生物特性? H-FABP在心肌缺血性損傷后 1-2小時開始升高, 6-8小時達到峰值, 24-30小時血漿水平恢復正常。 (注:Myo 2-3小時才升高,說明H-FABP敏感性優(yōu)于Myo) 肌鈣蛋白I(cTnI),肌紅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心臟脂肪酸結合蛋白(H-FABP)在心肌損傷后的代謝變化 3 為什么 H-FABP可以作為心臟標志物? 1. H-FABP主要在心肌中表達,相對組織特異性較高,優(yōu)于Myo,只比cTnI稍遜一籌。 2.H-FABP存在于心肌和骨骼肌的胞漿中,且在心肌中含量遠遠高于在骨骼肌中含量(Myo與此相反,心肌中少于骨骼。敿毎て屏褧r可以快速釋放出來,便于檢測。 3.H-FABP分子量(15KD)比Myo(17.8KD)更小,在心肌損傷后比Myo更早進入血液,且變化幅度更大,比Myo更早發(fā)現(xiàn)病人異常情況。 4 H-FABP可用于哪些方面? 用于診斷急性心肌梗死。 由于H-FABP可以在胸痛發(fā)作后1-2小時就在血液中被檢測到,敏感性比肌紅蛋白(Myo)更好,故H-FABP可用于心肌損傷早期診斷。 評估心肌梗死面積 H-FABP特異性稍遜于cTnI,但遠超過Myo,可用于評估腎功能正常患者的心梗(AMI )梗死面積。 評估心力衰竭嚴重程度與預后 一般來說,H-FABP濃度越高提示心力衰竭越嚴重,后期發(fā)展不良 。 用于診斷急性冠脈綜合征(ACS)。 H-FABP在ACS發(fā)病早期即可迅速釋放到血液中,對于ACS的診斷具有時間優(yōu)勢。 總結與展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