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檢驗星空
目前PCR實驗室主要通過以下措施來防范和控制實驗室污染:
1、建設獨立的PCR專用實驗室,按試劑準備區(qū)、樣本制備區(qū)、擴增及產物分析區(qū)進行嚴格分區(qū),把低污染風險操作和高污染風險操作在空間上隔離開來。
2、打造專門的負壓通風系統(tǒng),控制實驗室空氣從低風險區(qū)向高風險區(qū)單向流動,避免保存試劑被一次性全部污染。3、制定嚴格的實驗室管理條例,控制人員物品單向流動,要求操作人員全程嚴格進行360度無死角全身防護。4、抬高實驗人員門檻,需要經過上級單位規(guī)范培訓、考核并獲得“PCR上崗證”的人員方能上崗工作。5、PCR反應液分裝保存,減少重復加樣次數,降低試劑被污染風險。6、在PCR試驗中加入內標、陰陽性對照等質控,監(jiān)測檢測結果,避免出現假陰性或假陽性。7、實驗室溫度控制在18~27℃,濕度控制在30%~70%。8、定期使用75%乙醇、含氯消毒劑和核酸去除劑及紫外線照射進行消毒等。盡管規(guī)范的防控措施能大大降低PCR實驗室氣溶膠污染風險,但也給醫(yī)護人員增加了不小的工作負擔和精神壓力;甚至因為核酸消毒劑性能不佳等客觀問題,部分PCR實驗室仍然不可避免地存在污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