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zhuǎn)載自楊朝美 檢驗醫(yī)學 作者 | 楊朝美 單位 | 重慶市急救醫(yī)療中心檢驗科 蛋白尿是腎小球損傷,腎小管間質(zhì)損傷及慢性腎臟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并對預測腎小球微血栓形成有重要價值。尿蛋白排泄量檢測定性陽性或每日尿蛋白定量>150mg/24尿,為蛋白尿。24小時尿蛋白檢測是腎臟疾病診斷、監(jiān)測及預后判斷的傳統(tǒng)標志物,曾被譽為病理性蛋白尿診斷的“金標準”。但該檢測標本留取困難和繁瑣,以及標本留取不合格會對檢測結(jié)果產(chǎn)生較大影響而存在應用方面的不足。 患者,男性,52歲,尿液常規(guī)分析尿蛋白定性弱陽性,尿素,肌酐檢測正常。24小時尿蛋白檢測為-90.3g/24h(見圖1、圖2),經(jīng)復查及送外院實驗室比對檢測,結(jié)果均為“負值”。 圖1 圖2 24小時尿蛋白檢測設備為貝克曼(AU5821)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原理:腦脊液中的蛋白質(zhì)與酚紅和鉬酸鹽反應可在酸性條件下形成紅色復合物,吸光度的增加與蛋白質(zhì)濃度成正比,不同類型的蛋白質(zhì)均可參與反應。 此病例標本采集為居家采集送檢,未冷藏保存,未加防腐劑。排除檢測誤差后的復查結(jié)果,以及送外院比對檢測(同一檢測設備,不同檢測試劑)結(jié)果均為負值。主要考慮檢驗前因素即樣本采集、保存方面的影響和干擾。 有研究表明24小時的尿標本在常溫條件(25℃)下放置后對其尿蛋白的檢測結(jié)果無影響,但氣溫變化,室內(nèi)外溫度變化又無恒濕設施等情況下,居家尿液標本的收集與實驗室條件下的常溫不具可比性。另外,尿液常溫條件下保存2h后,尿液PH值會因細胞分解會造成而升高,;且常溫保存的尿液容易滋生細菌,還有因為光照原因引起尿膽原分解的現(xiàn)象。以上原因?qū)Y(jié)果的影響尚未可知。 氨基水楊酸,阿司匹林,巴比妥鹽等對24小時尿蛋白檢測有影響,具體影響情況報道較少。 在醫(yī)護人員的指導下采集24小時尿標本,混勻后取適量尿液送檢并記錄尿量。標本采集和保存過程中存在影響因素:如保存溫度、防腐劑有無使用 、標本留取方法 、放置時間 、環(huán)境因素、藥物代謝產(chǎn)物等。 1、晨起后囑患者排尿后留尿,一般在早晨7時開始至次晨7時最后排尿,將期間24小時全部排出的尿液,盛于備好的容器內(nèi)。 2、混勻尿后取尿液10-20mL于干凈容器內(nèi)立即送檢,并注明24小時尿液總量。 1、女性月經(jīng)期,不建議做此檢查。尿中如混有血液、陰道分泌物,可造成“假性蛋白尿”。送檢容器需有蓋以防尿液揮發(fā)或溢灑。 2、送檢容器應注明床號姓名,及尿量。 3、避光及陰涼處保存送檢。 1、為防止標本變質(zhì),病人第一次排尿后在容器內(nèi)加入防腐劑。 2、24小時尿蛋白定量、24小時尿白蛋白、及24小時尿糖檢測:用甲苯防腐(0.5-1毫升/100毫升尿)。 3、內(nèi)生肌酐清除率檢測:用甲苯、硼酸(每100毫升尿液加入1克)或苯甲酸防腐。 4、香草扁桃酸(VMA)、兒茶酚胺、17酮類固醇:使用濃鹽酸(10毫升)防腐。 有研究表明[1],在2-8℃保存條件下,24小時尿蛋白可穩(wěn)定保持24小時,在室溫下2小時內(nèi)測定結(jié)果無明顯改變,24小時結(jié)果顯著升高;甲醛會降低24小時尿蛋白測定值,而二甲苯對24小時尿蛋白測定值沒有影響。 留取24h尿檢測,需將尿標本放于2—8℃冰箱保存或室溫下加入lml/L二甲苯防腐。 24小時尿蛋白檢測推薦的常用防腐劑為二甲苯,形成一層不溶于水的薄膜于尿液上層,用生化分析儀檢測會使結(jié)果降低,且易造成樣品加樣時的堵塞。同時甲苯屬于致癌物,并購買渠道受限。 對24h尿蛋白定量檢測定量是否需要添加防腐劑,并能確保檢測結(jié)果的準確,有相關臨床研究證實[2-3],在4℃、25℃、37℃時,24h尿蛋白檢測是否加防腐劑,對結(jié)果并無顯著影響,但在25℃、37℃保存時,尿液標本結(jié)果波動較4℃較為明顯,因此,4℃條件下保存,不加防腐劑的檢測結(jié)果最優(yōu)。 患者用物對尿檢結(jié)果影響不同。造成假陰性結(jié)果的藥物包括:青霉素、先鋒霉素、頭孢菌素等;造成假陽性的藥物包括:季銨鹽、喹啉類藥物、過氧化氫、氯丙嗪等;清蛋白輸注會使尿蛋白排泄也會增加。因此,分析檢測結(jié)果時應考慮病人的用藥情況。 24h尿蛋白檢測標本需留取24小時尿標本,操作費時繁瑣,國內(nèi)外研究學者[4-6]利用人體尿肌酐排泄穩(wěn)定的特點,發(fā)現(xiàn)測定尿蛋白/尿肌酐與24小時尿蛋白定量具有較好的相關性,呈良好的正相關。尿蛋白/尿肌酐檢測標本采集簡單、快捷,結(jié)果不受標本采集困難及尿量不準造成的檢測誤差。 參考文獻: [1]王修全,蘭慧,吳孟軒.24小時尿蛋白定量檢測樣本保存方法的探討[J].內(nèi)蒙古中醫(yī)藥,2010,29(23):97-98. [2]楊露祺,陳文娟,趙亞萍,袁細.24h尿蛋白定量檢測的影響因素研究進展[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20,17(19):2899-2901. [3]黃燕青.三種保存方法對24h尿蛋白定量檢測結(jié)果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8,8(3):141-143. [4]Medina-Rosas J,Su J,Cook R J,et al. Comparison of SpotUrine Protein to Creatinine Ratio to 24-Hour Proteinuria to IdentifyImportant Change Over Time in Proteinuria in Lupus[J]. JCR:Journal of ClinicalRheumatology,2017,23(6):301-307. [5]Pelizzola M,Gruarin M,Conti L,et al. Comparison Of DipstickProteinuria And Urinary Protein To Creatinine Ratio For EarlyDetection Of Albuminuria:A Retrospective Study In 868Canine Urine Samples[J]. Journal of Veterinary Internal Medicine,2014,28(2):718. [6]Sanchez-Ramos L,Gillen G,Zamora J,et al. Theprotein-to-creatinine ratio for the prediction of significantproteinuria in patients at risk for preeclampsia:a metaanalysis[J]. Annals ofClinical & Laboratory Science,2013,43(2):211-220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