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RP與 hsCRP檢測的是不是一樣的東西?有人說是一個東西,有人說不是,很多醫(yī)院的臨床醫(yī)生甚至也容易混淆,為什么一個東西,會有兩個檢測范圍?今天,小編通過這篇文章簡單跟大家分享一下這兩個我們熟悉而又陌生的檢測項目。 首先,CRP與 hsCRP 檢測的是同一種物質,都是檢測的 C 反應蛋白。“hs”英文解釋為 high sensitivity,高敏感度;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超敏或者高敏 CRP。但本質上,檢測的都是 CRP。 接下來另外一個問題,為什么會有兩個檢測項目產生? 這兩個檢測項目的臨床應用是不一樣的。 普通的 CRP 作為一個感染和炎癥的指標已經被廣泛的應用,我們感冒發(fā)燒去醫(yī)院,除了血常規(guī)之外,很多醫(yī)生喜歡看一個 CRP 的指標,主要是用于區(qū)分炎癥感染和細菌感染。 而 hsCRP 在臨床上使用,主要是來評價心血管評估風險。單單這一句話解釋,可能比較蒼白。我們換個思路來做一個假設,當一名患者的心血管發(fā)生微小的病變,但是臨床上還沒有發(fā)生心血管疾病,心肌細胞受到損傷(這種損傷是細微不被察覺的), CRP 水平輕度升高。 傳統(tǒng)的 CRP 檢測測量范圍可達 350mg/L,不能明顯的識別出 CRP 的輕度升高,因此,迫切的需要一種靈敏度高的 CRP 來檢測。因此會有兩種不同的檢測項目,分別叫做 CRP 與 hsCRP。 注:① 超敏CRP只可在其它心血管危險指標異常時加入評估,作為醫(yī)生輔助診斷心血管疾病危險程度的指標。 ② 評估心血管疾病風險時,應選擇在代謝穩(wěn)定無炎癥或感染的情況下測定。 超敏C反應蛋白(HCRP)檢測是指實驗室采用了超敏感檢測技術,準確地檢測極低濃度的C反應蛋白,是區(qū)分低水平炎癥狀態(tài)的靈敏指標。臨床意義如下: HCRP檢測用于心血管疾病危險性評估: 1、HCRP<1.0mg/L,為低危險度; 2、HCRP在1.0~3.0mg/L之間,為中危險度; 3、HCRP>3.0 mg/L,為高危險度; 4、HCRP>10.0 mg/L,考慮可能存在其他感染,應在其他感染控制后重新采集標本檢測。 HCRP檢測可預測心梗、中風等心腦血管意外的危險度。 HCRP是冠心病患者復發(fā)性事件預后的一個獨立指標。 HCRP檢測可用于診斷早期骨關節(jié)病,參考值<5 mg/L。 HCRP檢測用于診斷新生兒細菌感染,參考值<2 mg/L。 哪些人需要定期檢測? 1、“三高”患者; 2、冠心病、腦梗塞等心腦血管疾病患者; 3、新生兒細菌感染患者; 4、腎移植、骨病患者。 檢測有哪些注意事項? 1、檢測前需空腹。 2、與血脂聯(lián)合檢驗對心腦血管危險度評估更加準確。 高敏 CRP 與普通 CRP CRP 分為普通 CRP 與高敏 CRP ,要說清楚這二者的聯(lián)系,還要先從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病機制說起。 長期以來,人們認為脂質沉積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因此采用降脂藥去防治心腦血管疾病。 但在這個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單獨降脂雖然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但并不能完全阻止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這說明脂質沉積學說并不能完全闡釋心腦血管疾病病因,肯定存在別的發(fā)病機制。 經過不懈的探索,近年來醫(yī)學家發(fā)現(xiàn)炎癥反應與心腦血管疾病存在密切的關系。 這些證據(jù)大多來自一些隊列研究,研究者先找一些普通人(大樣本量),檢測一下他們的 CRP,然后進行隨訪。結果他們觀察到平時 CRP 水平越高的人,將來發(fā)生心血腦管事件的風險也越高。 即說明 CRP 是心腦血管事件的危險因子。 但在開展 CRP 與心腦血管事件的研究中,有一個問題令研究者感到很 「不爽」:就是大部分健康人的 CRP 水平低于檢測下限(10mg/L),但是他們仍然會發(fā)生心腦血管事件。 研究者猜測檢測下限(10mg/L)以內的 CRP 水平的變化,仍然與心腦血管疾病有關。 舉個例子:如果患者 A 的 CRP 水平是 1 mg/L,患者 B 的 CRP 水平是 8mg/L。如果用常規(guī) CRP 檢測方法去檢測,他們的 CRP 都應該是 <10 mg/l,根據(jù)檢測結果評估發(fā)生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是一樣的。 問題是 A 和 B 的 CRP 水平并不同,發(fā)病風險也可能不一樣。所以,我們需要一種更靈敏的檢測技術,去把 A 和 B 分開,看看 A 和 B 的發(fā)病風險是否一樣。 就這樣 「高敏 CRP」 檢測技術誕生了! 為了區(qū)別,暫且把前面提到的檢測下限為10mg/L 的 CRP 檢測稱作 「普通 CRP」。當然,不同的檢測系統(tǒng)檢測下限也略有差異,但大多都在 0.5mg/L 以下。 高敏 CRP 發(fā)明了以后,經研究驗證,果然 A 和 B 的發(fā)病風險是不同的。到這里,各位應該明白了,高敏 CRP 的價值就在于它能檢測到低水平的 CRP,把常規(guī) CRP 無法區(qū)分的那些容易發(fā)生心腦血管事件的人劃分出來。 2008 年,Paul M Ridker 團隊的一篇研究公布了一些振奮人心的發(fā)現(xiàn):他們發(fā)現(xiàn)他汀類降脂藥物(瑞舒伐他。┛梢越档透呙 CRP 水平。 這個發(fā)現(xiàn)進一步強化了炎癥反應學說與心腦血管事件發(fā)病機制的關系,同時也使人們去反思,他汀類藥物降低心腦血管事件的根本原因到底是 「降脂」 還是 「抗炎」。 其次,他們發(fā)現(xiàn)如果患者的高敏 CRP 水平增高(>2mg/L),即使 LDL - C 正常(<130mg/L),患者仍然可以從他汀類治療中獲益。 說到底就是一句話:高敏 CRP 不僅是心腦血管疾病的 「危險因子」,更是治療的 「監(jiān)測標志物」。 兩者為何無法彼此換算? 普通 CRP 與高敏 CRP 確實檢測的是同一物質,但是檢測方法不同,加之由于采用免疫檢測法,影響因素太多,無法溯源,因此目前尚無法換算。這種換算本身也沒有多大意思。 什么時候,該查哪種 CRP 呢? 如果一個患者有明確的感染性疾病或者自身免疫性疾病傾向,建議查普通 CRP。如果只是健康查體,或者評估心腦血管事件的風險,建議查高敏 CRP。 也許有人會問,統(tǒng)一查高敏 CRP 不就得了。事情并不是這么簡單的。
總之,高敏 CRP 與普通 CRP 的關系好比狙擊槍與手槍的關系,如果敵人在 100 米開外,當然最好使用狙擊槍,那是狙擊槍的特長;如果你敵人在 25 米以內,當然最好使用手槍了,因為近距離作戰(zhàn)顯然是手槍的特長。 為何二者的參考范圍不同?
現(xiàn)在化驗單上列的高敏 CRP 的參考范圍,理論上講,都是合適范圍。請各位正確理解參考范圍和合適范圍的概念! 參考范圍說明的問題是: 病人的這項指標和大部分人是否一樣 , 合適范圍強調的是: 如果這項指標超過了這個界限 , 就應該采取措施來調節(jié)了。 |